复旦大学骆玉明教授作客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

2018年07月21日 19:52  国学院    0    收藏

2018年7月10日,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骆玉明教授作客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漫谈文学史,就中国文学史编写的三个基本方向与国学院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骆玉明教授认为中国文学史编写的三个基本方向主要表现为:一是主题是人类所关注的生活和情感的广度;二是人类对人性可能性的更深刻的理解;三是对人类情感状态更细致、充分地表达,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文学史的发展过程。             

第一个基本方向是,文学史所反映的人类精神世界的扩大。因为人是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我们讲人的本质是自由,人类的历史完全是由人类自身创造的,文学也是一种创造,这个创造是什么?是创造人精神活动的天地,显示了人精神活动的世界,在文学史里面,这就是新主题的扩大,关注视野的扩大,是精神世界不断地扩展的过程,是人获得自由的一个体现,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文学史描写成人的精神世界的不断扩大的过程。       

第二个基本方向是,人对人自我理解的不断深化的过程指出,在人类的日常的、平凡的、无意义的生活里面去发现人类生命的意义、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人性的这种困境,这就是文学的深度。文学在深度上就是对人性的理解越来越深刻,这是我们可以看得到的,在一些优秀的小说中人性在苦难当中会发亮,这种描写都牵涉到作家对人性理解的深度。人性的力量、人性的可能性是什么?这是第二个方向。            

第三个基本方向是,讨论形式变化的意义在哪里。文学不断地发生形式的变化,而形式变化的最大意义是能更充分地表现人的情感和趣味。比如说中国诗歌最初是简单的五言诗的形式,到了南朝的时候产生分化,诗歌就出现了很多形式,包括古体里的五古、七古,七古里面又有七言和杂言,有像《春江花月夜》那样婉转流动的,还有像《将进酒》那样“黄河之水天上来”那样让人一读就感觉大气磅礴的作品,然后还有五绝、七绝这种形式。这些形式的意义完全不同。说五绝、七绝就是律诗的一半,律诗只写了四句就是绝句,绝对不能这样理解,每一种诗体都有它特殊的艺术趣味,而所谓特殊的艺术趣味是指能够表达一种特殊的情感状态,这就是诗体的分化的意义,也是文体分化的意义。            

骆玉明教授说,文学史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们不能把文学史理解成一本文学史著作,如果理解成一本文学史著作,就会茫然。要确定一个思考问题的方法,就首先要思考“文学史是一个什么东西”。我们对文学史的定义方法,其实就和《庄子▪逍遥游》里是同样的概念:历史是人的自由本质完成的过程。这样一种定义方式符合我们自己对人类自身的理解,符合我们自己的愿望。             

文字:彭敏  编排:彭浪  图片:周平尚

分享到: 更多
版 权 所 有© 湖 南 科 技 学 院 国 学 院
地址:中国·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邮编:425199 电话:0746-6381356
网站管理登录 技术支持:开发者协会